最高人民检察院 | 正义网
首  页   检察要闻   检察动态   经验交流   检务公开  基层传真  以案说法   检察文化   检察风采   主题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黄山市2013年毒品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原因探析
时间:2014-08-01  作者:吴慧 来亮 陈晶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年来我市毒品犯罪案件不断攀升,仅2013年全市毒品犯罪案件提起公诉75件123人,与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长,毒品犯罪严重影响了我市的治安状况和旅游城市的对外形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颗毒瘤。遏制和打击毒品犯罪任重道远。                

一、黄山市2013年毒品犯罪相关数据

2013年黄山市检察机关共受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案件79件138人,与2012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6.3%和72.5%,起诉毒品犯罪案件75件123人,同比分别上升47.06%和86.37%;从毒品犯罪案件的罪名看,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51件109人,非法持有毒品罪1件1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1件1人,强迫他人吸毒罪1件1人,容留他人吸毒罪25件26人;从起诉被告人身份来看,其中:农民10人,个体劳动者3人,无业人员103人,其他7人,其中大多数是外来人员。通过对这些案件和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黄山市毒品犯罪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市毒品犯罪呈现的特点

1、涉案罪名相对集中  2013年起诉的毒品犯罪案件主要是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  2、涉案毒品种类比较集中,以冰毒为主  根据我市公安机关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来看,新型毒品已全面取代海洛因,其中又以冰毒(化学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为主,成为消费量最大的毒品种类,其次是麻古(一种含有甲基苯丙胺、咖啡因等成分的新型毒品);  3、吸毒、贩毒紧密结合  在我市的毒品犯罪案件中,单纯的贩毒或者是单纯的吸毒并不多见,犯罪分子大都是“以贩养吸”、“边毒边贩”;  4、毒品犯罪成员多为无业及低学历人员,且外来人员居多  从我市2013年毒品犯罪案件来看,无业人员占毒品犯罪人员的比例高达83.74%,其中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  5、毒品交易网络呈逐渐扩大态势  我市的毒品犯罪是输入性犯罪,所有毒品均是由外省市输入,毒品来源由原先的广东、上海等省市逐渐扩大到长三角地区甚至内陆省份,形成了一张逐渐扩大的交易网。 

三、毒品犯罪大幅上升的原因探究  

1、毒品交易的暴利是毒品犯罪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 

毒品犯罪本质上是一种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的的特种经济犯罪。为非法获取暴利,毒品犯罪人员把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作为暴富的捷径,不惜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2、一些毒品案件在证据的认定上存在困难  毒品犯罪人员为逃避法律的处罚,绞尽脑汁,他们常采用“少量、多次、流动”等隐蔽的交易手段从事毒品犯罪活动。除现场抓获外,很多毒品案件,往往由于毒品、毒资不存在,或者犯罪嫌疑人翻供,导致证据的难以认定,影响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和威慑力度; 

3、“以贩养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大多贩毒人员本身就是“瘾君子”。他们因吸食毒品花费巨资,家业耗空,平时又无正当职业和收入,因此唯有在吸食毒品过程中通过贩卖部分毒品获取利润,方可保证继续吸食毒品的经济来源。吸毒人员为了扩大“市场”,赚取更多的毒资,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从未沾染毒品和已戒毒成功的人员拉下水,形成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由此可见,“以贩养吸”为目的的毒品犯罪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更加巨大,也是涉毒人员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4、思想的蜕变是众多无业人员走向毒品犯罪深渊的内在原因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外来人员不断涌入,其中一些人文化层次较低,无一技之长又不愿安份工作,整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矛盾交织,各种思潮并存,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对他们思想的畸形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无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自身实施毒品犯罪的严重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受极度膨胀的贪欲左右和丰厚利润刺激,心存侥幸,不计后果,置法律于不顾,最终走向了毒品犯罪的漩涡;  

5、交通的便捷为毒品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近年来,黄山市高速公路网络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以屯溪为中心,东连杭州、上海,西接景德镇、南昌,南通福州,北达合肥的十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由于毒品犯罪的暴利需要通过运输、分销才能得以实现,越来越便捷的交通使得毒品犯罪人员往来快速、隐蔽,从而加快了毒品的流通速度,这也是我市贩卖运输毒品案件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6、宣传和打击力度有待加强  

四、遏制毒品犯罪的对策建议  

1、堵截源头,加大毒品缉查力度  鉴于我市毒品基本依靠外来输入这一特点,公安机关应加强对毒品供应网络和销售市场的打击力度,有效截断运输通路,捣毁交易场所,从源头上堵截毒品犯罪。建议在火车站、汽车站及各条入境公路收费站与路口,对入境车辆开展常态化不定期专项检查,震慑贩毒分子;对于境外来我市的可疑人员,要严加排查和监控;对于本市的大量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要严加管理,不定时突击检查,对不符合规定或是与毒品犯罪有染的,要坚决取缔,从市场上消除毒品犯罪滋生的温床; 

2、对毒品案件实行公、检、法协调配合机制  公检法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当前遏制毒品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互给予支持和配合。一方面,公安机关应及时了解检察院、法院对刑事诉讼证据及审理的有关要求,对于疑难复杂的涉毒案件,检察机关应提前介入,针对个案情况,以审查逮捕证据标准为起点,结合证据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关联性要求引导公安人员侦查取证;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应与法院刑事审判庭及时接洽,就案件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充分沟通,做到快侦、快捕、快诉、快判,形成打击毒品犯罪的强大合力,有效震慑毒品犯罪分子; 

3、加强对无业人员的培训及外来人员的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加强对社会无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做好就业安置,从源头上防止无业人员走上毒品犯罪道路,另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降低社会失业率。公安机关可以将用工单位、社区和宾馆等协调起来,深入开展对外来人口的登记、清查,注重与外来人员沟通,做好信息登记备案工作;利用外来人员之间容易沟通、联系密切的优势,建立外来人员的自管组织,强化其内部的管理与互相监督,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 

4、加强禁毒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禁毒意识,时刻提醒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抑制毒品犯罪需要全民参与,因此要加强禁毒宣传,使广大群众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提高禁毒意识。首先,把学校作为禁毒宣传的重点,加强正面教育,采取多样生动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他们远离吸毒者,远离染毒高危场所,提高学生的识毒防毒能力;其次,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出庭支持公诉时,可联系法院通过组织群众旁听或者对典型的毒品犯罪案件进行巡回法庭审理,来震慑犯罪,教育群众;此外,应深入到农村、城镇社区、城乡结合部等地,发挥司法宣传的导向作用,重点针对无业青年、外来人口及农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以案说法,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打击、治理、防范、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打造有毒必肃、防毒拒毒的铜墙铁壁,使毒品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没有栖身之地。

检察动态     更多>>
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市院党组情...
黄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第二巡察...
市检察院举办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
助力“一号检察建议” 法治宣讲...
黄山市两级院赴杭州市拱墅区检...
市院赴杭州市检察院开展党建交...
检察“融杭”在行动——黄山市...
基层传真     更多>>
黄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第二巡察...
【扫黑除恶进行时】黄山区检察...
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德宏赴...
宣讲“四大检察” 征求服务保障...
徽州区检察院运用无人机跟踪补...
屯溪区检察院一起适用认罪认罚...
黄山区院党支部赴黟县开展“七...
经验交流     更多>>
宣城市两级检察机关来黄考察交...
黄山市两级院赴杭州市拱墅区检...
【典型案例】安徽办理一起环境...
【案例发布】亳州市检察机关公...
【案例发布】安徽推进长江绿色...
【案例发布】安徽推进长江绿色...
【案例发布】安徽推进长江绿色...
以案说法     更多>>
市检察院2018年度普法责任清单
【典型案例】安徽办理一起环境...
【案例发布】亳州市检察机关公...
屯溪区检察院一起适用认罪认罚...
黄山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
黄山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检察...
老赖”被徽州区人民检察批准逮捕

地址: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电话: 邮编:

技术支持: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