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履职尽责守护公益 安徽检察公益诉讼试点创佳绩
时间:2017-05-2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今天(5月22日)起,安徽法制报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生动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伟大进程中的获得感,着力展现五年来我省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度挖掘在政法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一个个感人故事记录五年来的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

5月18日至20日,来自辽宁、陕西、重庆等地的14位全国人大代表,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下,前来我省调研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情况。作为全国13个检察公益诉讼试点省份之一,我省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工作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全国人大代表们又如何看待与评价呢?

■一案三查机制破解“线索难”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我省等13个省份开展公益诉讼改革试点。为切实做好试点工作,省检察院经精心谋划并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合肥、宿州、蚌埠等8个市及下辖的60个基层检察院为试点单位。

为破解公益诉讼“线索难”,试点检察院积极从查办职务犯罪、立案监督、控告申诉等渠道摸排线索。宁国市检察院在查办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该市部分企业长期拖欠国有土地出让金,个别企业拖欠金额近千万元。但该市国土局却怠于履行追缴职责。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宁国市检察院掌握线索后,即按照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及时向国土局发出督促履职的检察建议。为提高线索发现几率,试点检察院的反贪、反渎、侦监、民行等部门,还建立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案件“一案三查、双向移送”机制,即对上述领域同一起案件要查有无立案监督可能、有无职务犯罪可能、有无公益诉讼可能,大大提高了线索发现几率。五河县检察院在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发现,董守伟、董守亚非法处置废弃印刷电路板,造成河流及部分村庄污染。两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审查起诉后,鉴于两人造成的环境损害仍处于持续状态,遂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法院在追究两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判处其承担侵害环境的民事责任。这也是全国第一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推进问题解决为首要目标 

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我省试点检察机关严格把握案件事实认定关、法律适用关、程序规范关和效果评估关,以维护检察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金寨县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金寨县商务和粮食局、金寨县财政局在实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财政补贴项目中,违法初审验收和资金拨付申请,导致近50万元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被骗。在发出检察建议逾期未获回复的情况下,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后经审理,法院判决支持了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该案也是全国首例同时起诉两个行政机关的公益诉讼案件。

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我省试点检察机关还严格坚持把推进问题解决作为履职尽责的首要目标,把提起公诉诉讼作为法律监督的最后手段。六安市检察机关在办理金寨宏达矿业公司违法占用耕地、排放污水一案过程中,及时将案情向当地党委报告,后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督促下,相关部门最终对涉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目前该矿已停产整改。在全省试点检察机关所办288件诉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机关在接到检察建议后及时纠正违法或履行法定职责的共221件,占到了76.7%。这样既达到了监督目的,又节约了诉讼成本。

  ■成绩显著收获称赞与支持 

  经统计,自试点开始至今年4月,全省试点检察机关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41件,启动诉前程序288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52件、民事公益诉讼13件。通过诉前程序和提起公益诉讼,共督促收回被欠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21.4亿元,收回被非法侵占的国有土地182.2亩,督促整治被污染的土壤371.2亩,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81家,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201.7万元。今年2月,省检察院就我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主动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汇报。省长李国英在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政府系统“坚决拥护、支持和配合这一制度的实行”。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行政公益诉讼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全省政府系统坚决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出台的支持公益诉讼试点的指导性文件。

5月18日上午,在听取省检察院关于我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抚顺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孟凌斌,用“精心、创新、务实、见效”8个字评价了我省的试点工作。 ·安徽法制报记者袁中锋·